信息化支撑的信托业务处理模式


企业简介:
陕西省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陕国投”)是国内首家上市的非银行金融企业,也是国内目前仅有的两家整体上市信托投资公司之一。公司设立于1985年元月,1992年增资扩股向社会发行股票,1994年元月“陕国投A”(股票代码“000563”)在深交所挂牌交易。2001年,公司在全国首批、西北首家完成重新登记。2006年7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,迈入全流通新时代。

陕国投系国有控股的金融企业,经营发展过程中一直得到省委、省政府、省国资委、监管部门和控股股东等的大力支持。22年来,公司积极发挥信托投资功能支持地方经济建设,为大批企业和项目提供了信托贷款、信托投资、融资租赁、信用担保、财务顾问、风险投资等优质金融服务,同时推动公司自身得到快速发展,诚信铸就了良好的“陕国投”品牌。

面临挑战:

  • 集团信托项目多,管理难度大:信托项目管理的相关法规要求,每一个项目要进行独立核算,与公司和其他项目完全要分离开,这样客观上加大了很多工作量,项目账套分开后,在不同的账套进行相同的业务处理,重复工作太多,另外项目比较多,导致了工作量大、财务核算管理难度增加。
  • 基础信息管理薄弱,管理手段方式落后:目前对各个信托项目的基础资料需要分别维护,而很多项目都有共同的基础信息,这样导致各信托项目不能继承集团管理基础信息,同时对基础信息的修正,也是进行所有信托项目的修正。
  • 集团账务合并困难:集团下属企业还是在采用手工上保报表、手工合并的方式在进行账务合并处理,工作效率低下。
  • 信托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不能集成,资料共享,导致业务和财务信息管理不对称:信托项目业务信息系统的业务定义与财务信息口径不一致,信息系统孤岛,导致业务部门,信托部门,财务部门的很多工作在对数据,而不是监控管理。
  • 集团资金管理分散:集团对资金的流量、流向不明确,管理处于失控状态。
  • 集团信托产品业务处理繁重,完全依靠人工进行大量重复工作。
  • 管理分析不及时,不准确:不能为满足管理的需要,不能根据管理纬度,将各个信托产品中所涉及指标、比率等实现自动抽取,自动分析,满足管理驾驭需要。
  • 财务决策信息不畅:集团未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,常常将财务分析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评价体系相分离,缺乏完整性、关联性和协同性。

应用价值:

  • 实现集团的财务核算的集中管理和掌控,系统和数据库集中在集团总部,有利于系统维护,以及数据安全,同时重复操作可以在集团进行批量进行处理,保证数据唯一性,准确性,同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核算数据的真实性。
  • 集团总部统一建立了集团所有下属机构核算所需的数据库账套,并利用集团控制系统建立统一管理的核算体系,利用合并报表系统建立统一的财务报表体系。
  • 统一的财务报表体系,并能根据实际数据,实现自动生成内部考核报表、对外报表以及香港报表,实现香港与大陆的财务报表的转换。
  • 及时的查询,集团总部可以随时查询获取各地区公司、各项目公司的财务数据。
  • 能对信托业务财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,即所谓的商业智能分析,通过管理驾驶仓,去建模实现相关要求。
  • 跟其他财务系统,以及办公系统的接口,数据共享、互连互通。
  • 通过动态的业务会计平台,实现业务和财务的无缝对接。
  • 从信托业务合同角度,定义信托产品合同主流程,以合同为主线贯穿信托产品业务财务处理过程,实现信托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,强化信托产品整个合同过程管理。
  • 实现信托产品资金流能够舒畅,构建资金流处理的总体流程。